难忘的一中情
难忘的一中情
曾树新
隆回一中是我童年的摇篮。
1954年,我父亲曾锡年由新化枫林中学调隆回一中任数学教师,襁褓中的我随父母以及我的哥哥一同从新化来到了隆回。
我的童年时代可以说是在隆回一中度过的。我至今尚清晰的记得那个时代到隆回一中来上学一般是经和平街或坳街上,行至前进街的尽头后,便约有下条2米多宽的土路,路边是用一寸左右宽的竹篾编成的围墙,比成人略高一点,围墙内就属一中的区域了。透过竹围墙,可以看到里头的池塘和塘基上的一棵棵柳树,柳树的枝头都垂到路上来了,土路的外边则是蔬菜场的菜地。这样沿着土路往右转弯走100 多米的样子,便是隆回一中的大门。一中的大门有内外两进,外大门呈拱形,有左右两扇厚厚的木门,如城墙下的城门,大门上方横写着“隆回第一中学” 六个正楷大字。外大门至内大门的进身约3米,内大门较外大门显得小些,但亦有两叶对折式的小门,外大门至内大门之间设有长长的木椅可供人歇息。校门上面其实是栋三层的木制结构的房子, 一楼左侧是医务室、校医宿舍以及杂房;右侧是传达室、员工宿舍,二楼则是学生寝室。
从校门正面步行几十步就是用青石砌的台阶。拾级而上,往左走再拐弯稍上点坡,是栋二层木制结构的八角楼, 系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及小会议室就在这栋楼。八角楼处于一中的中心位置,往左走则是食堂和礼堂。礼堂只有一层,系俄式建筑,没有戏台,两扇外大门都呈扇形平分,大门往外走几步便是用石头砌成的台阶,约十几级,可直通学校大门,礼堂主要作开大会、文艺演出、放电影之用,颇显壮观,大厅平时兼做学生食堂。从八角楼往上走,则为高中部,高中部有一栋二层的砖木结构的楼房,亦为俄式建筑,一中图书馆便设在这里,此外还有三栋红色砖术结构的小平房。紧邻高中部还有一栋一层平房的教师宿舍,教师宿舍是对开的,中间是过道,两侧是住房,我现在尚记得,我父亲住在正门左侧的第一间,面积约10个平方米。从教师宿舍的往南几步,便是资江了。
从八角楼往右走,则是初中部了。初中部有二栋平房,还有一栋二层青砖房。此外,学校大门外对面沿着土路上坡,还有一个外操场,长跑、短跑、铁饼、标枪等体育活动都在此进行。学校布局显得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平兀协调,地处临江,实为求学传道之胜地。
那时候,我与一中的几个教师子弟在八角楼捉迷藏,爬到檐角房旁边的老槐树上掏鸟窝,在池塘里捞浮萍,提蝌蚪,那天真、那童趣、那快乐,记忆犹新。
回忆隆回一中,我不能不提起陈涛元、许菊英二位校长。
陈涛元1949年毕业于安江高级农业职业学校,隆回刚一解放,他即考入邵阳资江公学,结业即分配在隆回公安局工作,任治安股长。1952年调隆回二中任校长,1956年调任隆回一中副校长 (主持工作) 时为行政18级,是位不可多得,十分正直的知识分子干部。陈涛元接任隆回一中校长时,正值学校着手创办高中。为了创建好高中,陈涛元筹划选拔高中任课教师和高中招生工作,对一中的师资队伍进行了认真分析。为做好高中新生招生工作,陈涛元身体力行,亲自到二中、三中找毕业生做工作,介绍一中的师资力量,讲在本县就近就读高中的长处和优势,无需舍近求远到邵阳读高中。1956年9月,隆回一中从本校和隆回二中、隆回三中正式录取高中新生100名,编为高一班、高二班,每班学生各50名。至此,隆回县正式办起高中。
陈涛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作风正派,敢于抵制“左”的倾向。1957年至1958年期间,一些教师根据“双百"方针向领导提了一些意见,而被内定为右派,陈涛元深感不平并表示质疑。对于一些旧知识分子,总是给予诚挚的教育和帮助,大胆使用其一技之长,热情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女(副)校长许菊英,别名许文筠,湘潭姜畲人。1950年7月毕业于重庆女子师范学院。1950年5月即在校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9月分配到重庆共青团西南工作委员会工作。1951年5月因组织上照顾其夫妻关系调邵阳专署工作,先后任专署文教科、秘书处、民政科、地委办公室科员,1956年任专署民政科副科长(副处)。1957年8月调隆回文教部副部长,1962年调隆回一中任副校长。
许菊英是一位擅长教育管理的校长,推行各科教研组要集体备课,经常到各科教研组了解、检查备课情况,组织老师听示范课,很受师生欢迎。她很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到一中任职不久,见校区到处坑洼不平,尤其雨天泥多路滑,师生行走甚为不便。在国家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她发动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分段包干修路,并提出各班在包干的地段内可用瓷片嵌上班级名称。全校师生担河沙、筛石灰、挖黄泥,修起一条平整宽敞的三合泥路。为使学校环境优美,许菊英带头绿化,与师生员工一道植树种草,养鱼栽花,且布局讲究,井然有序,校园小道绿树成菌,蝉鸣悦耳,花园草水竞秀、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许菊英待人诚恳,对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关怀备至,师生员工十分钦佩。1965年冬,我母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许菊英闻讯即来我家中探望,劝我母亲安心养病,并对我母亲说:吴老师,你是新化女职毕业的,我也是女子学校毕业的,我们都是女子学校毕业的嘛,你身体不好,我当然要来看看。一句话,说得母亲心里暖融融的。许菊英对生活困难的师生,乐于资助,慷慨解囊。仅1968年7月至1970年3月,先后借给师生人民币13笔,少的5元,多的100元,共计405元。对于无偿还能力的师生,干脆相送,从不言还。
隆回一中十分重视发现和重用人才,其时中层干部相当精干而得力,教导主任黄宪章、总务主任李云超,在师生员工中有很高的威信。自1956年创办高中至“文化大革命”前夕,隆回一中各科师资力量日趋雄厚,阵容整齐,形成了一支高水平、教学能力强、教学风格各具特色的师资队伍。
隆回一中最早的高中语文老师吴力云,擅长国学,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颇受学生欢迎。遗憾的是1957年“反右”,吴力云老师被打成右派分子而遣送原籍,从二中调来1948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的中教5级教师张嘉兴(后曾任二中副校长)功底扎实,文史兼通,讲课不紧不慢,条条是道,引证据典,学生无不称道。从武冈二中调进五十年代初期毕业于武岗师范的高材生易重廉老师擅长古代文学,精通楚辞,其功底之实,知识之渊,连湖南师范学院的马积高教授都为之佩服。易重廉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时歌时咏,时吟时诵,他一上课,教室鸦雀无声,学生再吵的不吵,再讲小话的不讲小话,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个别的口角流涎,都有所不觉。
隆回一中教语文的还有张局、欧阳德、晏英武、聂先日 (以后曾任一中校长)、欧阳印、周昆、袁昆松等老师,他们教学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在隆回教育界有很好的口碑。值得一提的是张局老先生当时在一中最为年长,生于光绪末年,1928年毕业于长沙甲种工业学校,为一中前身——松坡中学创办时期的老师之一 ,其以书法名世,建于五十年代初隆回标志性建筑一一隆回文化宫,以及五十年代一中校门上方“隆回第--中学”均为其所书。
曾锡年
我父亲曾锡年是隆回一中高中最早的数学老师,领军一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之久,一直至1971年调至隆回三中。他教数学有其独特风格,上课只要一支粉笔,一块三角板或圆规即可,以其浓浓的新化口音,丰富的数学语言,侃侃道来。他讲课逻辑严密、重点突出,板书规范有序,一堂课下来从头到尾不要擦粉笔灰,而重点、难点、要点一目了然。他把握每课课时的时段极好,掌握下课时间很准,往往他宣布下课,学校工友随之也敲起下课铃。
1957年,建国以后由国家第一次统一分配来隆回一中工作的第一批大学生相继到校,他们是从长沙师专数学科毕业的新宁县人杨北海(后曾任一中校长),湖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的邵阳县人莫邦基,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的广西人袁明康,北京师范大学西语系毕业的江永县人王承付。
杨北海老师教书循循善诱,善于启迪学生思维,他关爱学生,既教书,又育人,深受学生好评,他教学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层层剥笋,步步推论,教学效果十分突出,被评为我县最早的特级教师。
1959年,又有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双峰人金步云分配来隆回一中,充实了物理师资。
六十年代初,隆回一中还有两位教数学很有特色的教师,一个叫刘镇华,一个叫魏应杰。刘镇华老师毕业于湖南大学数学系,其功底扎实,解题能力强,其讲课因材施教,由易及难,由浅入深,举一反三。魏应杰老师擅长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他讲的课堂例题,设计甚为严禁,他会预算出学生可能会在某一个环节将出现疑感,而设计解题程序,好多学生都戏谑魏应杰老师是学生肚子里“蛔虫”。
历史老师容海教历史不用教材,上课仅用指头夹两支粉笔,历史典故全记于心,讲起课来娓娓道来,如同说书,史实渊源,一清二楚。教外语的王承付、朱叔青、庞海木、李石球诸老师,共各有千秋,不过王承付老师作班主任工作是其弱项,但工于专业,除精通俄语外,还通法语、英语,教学循规循矩,毫不含糊。其教学之外,最喜欢下象棋,其棋艺尤为老道,常独自一人既下红方, 又下黑方,传闻在北京师大曾屡夺象棋比赛之魁,隆回街上的棋手无人能与之匹敌。1966年9月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书写邓拓万岁而遭牢狱之灾,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落实政策。
美术老师王余吾,新邵县人,个子高挑,清癯而矍铄,其笔下的人物、花草动物,活神活现、栩栩如生,在隆回美术界颇有盛名。
体育老师马昌祥,邵阳市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体育系,可谓是位体育全才,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样样厉害。在他的倡导下,隆回一中的体育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兵乓球,他组织的一中学生乒乓球队,不但在邵阳取得名次,而且在长沙也取得了名次,为学校、为隆回争了光、争了荣。
校医叫李治华,衡阳人,我小时候感冒咳嗽都是找李医生看的,其医术和服务态度都蛮好,很受学生尊敬。那时学生看病不要钱,有小病、小痛就找李医生。
食堂的炊事员姓范,师生称之为范师傅,雨山铺人,其善良勤快、敦厚朴实。有时学生吃不饱,要多蒸两个红薯,范师傅总是乐呵呵地一口应承。
从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隆回一中可以说校长治校有方,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邵阳地区都很有名气。期间,从1959年至1965年共有七届高中生毕业,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如1959年隆回一中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共99人参加高考,有88人考上大学,高一班的郑玉堂考上清华大学,高二班的李华盛考上北京大学,以后几届毕业生高考,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许多学子日后成了国家栋梁之才,有的在党政机关担任地市级领导干部,有的在军队当上高级军官,有的在科技教育界当上了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或教授。如1963届高中毕业生陈子谦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1964届周玉清还当上了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隆回一中成了重灾区,校长陈涛元、副校长许菊英被打成“走资派”,欧阳德被打成叛徒,王承付被打成现形反革命分子,贺琪、朱叔青、曾锡年被认定有严重历史问题,易重廉、晏英武被打成“臭老九”。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蒙受了很大的冲击,受到不公正待遇。1970 年前后,陈涛元被贬到隆回三中搞总务,许菊英被贬至隆回四中当班主任及政治教员,曾锡年调隆回三中,易重廉调隆回六中,晏英武调隆回十中,但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怨言,始终相信党,热爱党,对所分配的工作依然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如许菊英在1970年9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带着简便的行李,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四中,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校容整齐,同学热情,领导同志平易近人。分配我的工作是二排政治辅导员和教四个班的政治课。对搞辅导工作是第一次,还得摸索,在干中学,边干边学”。其对党的教育事业之忠心耿耿,可见一斑。
光阴如梭,几十年过去了。隆回一中经过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努力,学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积成倍增长,高层的教学大楼鳞次栉比,体育馆,电脑房、先进的教学设施应有尽有,教学规模数倍于前,成为湖南省重点中学(现称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为隆回、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我无不感到欣慰和自豪。
对于隆回一中,我心里萦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少时因家里人口多,住房少,我除白天在家外,晚上一般在一中随父亲住宿,这样每天早晚来往于隆回一中,无论寒冬酷暑,风雨无阻,一直到文革初期。现虽人事已非,但对隆回一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稔熟于心,甚有情感,尤其是我父亲在隆回一中教书近二十年,在那些年里其教学与人品颇受隆回教育界及社会上的好评,且在一中教师中甚至隆回教师队伍中拿最高薪奉,父亲靠拿隆回一中的薪俸养活我们一家七口,因而,我特别感谢隆回一中,感恩隆回一中。
隆回一中在我心中的情感永远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