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回忆录之八-曾伟鹏
放歌松坡园的日子
曾伟鹏
2011年的那个夏日,我回到了久别的母校隆回一中。松坡园笼罩在一片斑驳的树影之中,一如当年那般宁静;气势威武的新校门、崭新高大的教学楼和现代气息的塑胶跑道等校园新景观,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母校的变迁和发展。站在校园的小路上,一张张纯真稚嫩的面孔擦肩而过,熟悉而又亲切!他们的今天,不就是自己的当年吗?恍惚间,竟如同入梦,往事一幕又一幕,浮现在眼前……
初涉一中
1991年,也是一个夏日,11岁的我第一次来到松坡园参加初中自主招生考试。记忆中的一中校园,宽广美丽,鸟语花香,树影婆娑中隐隐透着一种高不可攀的神秘。六月流火,心情因前途未知而焦灼,我机械地随着滚滚人流穿行于陌生的楼宇之间。
梦寐以求的通知书终于收到了,我被分到了初中92班学习。全家人欢呼雀跃,我备感自豪的同时也颇有几分自负,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一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很快,开学了,住校了,六年的一中生活开始了。年少的我怀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梦想,默默地在求学的道路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那些日子,忧伤、欢喜、失落、豪情,一路相伴。那些日子,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的养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成为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尖子生。然而,最让我心存留恋的还是同学们朝夕相处的笑和泪,躺在床头时开怀地谈古论今。
生活历练
那时候,学校的教学和住宿条件与现在相差甚远。两个人挤在一米多宽的床板上睡觉,“互捧臭脚”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冬天缺少热水,用冰冷自来水洗脚的刺痛也记忆犹新;大方桌,没有椅子,所有人都站着吃饭的情形历历在目;更忘不了手冻得通红,还得挥笔疾书的痛苦。这种条件,现在想来真的很苦,然而当时我们一点也不觉得!
初一刚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会大包小包地将脏衣服带回家,而且脸都洗不干净,耳廓后是一层黑泥。显然,当时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也是从那时,我开始了人与人的交往,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也开始了思辨。当年既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激情瞬间,也有成为“化学之父”的辉煌成就,更有过《大宅门》中少年白景琦的调皮捣蛋。回忆起来,这样的经历,充满着我对人生最初的感悟,对自己性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学习一直是中学生活的主旋律,它的每一个节奏,每一个音符的跳动,都拨动着我那期待的心弦。我的高中生活是我求学道路上最精彩的一页,那上面充满着我奋斗的艰辛。成长需要忍受许多,但是,当我们自由飞翔的时候再回头,就会明白: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忘不了母校良好的校风,忘不了一中敬业的老师。那些令人感动的身影经常会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风度翩翩的欧阳晓明校长,治学严谨的周跃南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的初中班主任阮吉汉老师,中气十足、声如洪钟的高中班主任米晓武老师,循循善诱的化学老师,和蔼可亲的图书馆老师……记忆尤为清晰的是,为了让我参加高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取得好成绩,宁小波老师给我开小灶单独培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高一暑假他还带着我前往长沙参加湖南师大组织的暑期奥赛培训班。这些老师,他们都是我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人,我永远不会忘记!
精神乐园
操场一角的草坪是我们的乐土,玩累了,就往软软的草地上一躺,望着蓝天白云,憧憬美好未来。我们的理想,是威武的军人,是卓越的科学家,如小鸟般飞翔在校园的上空。我们的心里,满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风发。那些憧憬和遐想曾经是我青春年少时前进的动力,如今想来依然清晰,纵使青春不再,仍然能唤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篮球场是中学生涯的快乐大本营,给我和同学们留下了不少熊熊燃起的激情。
初二时,学校主办邵阳市重点中学篮球赛。那人山人海、热血沸腾的场景,让我充分领略了集体活动的魅力和可爱的疯狂。
高一年级(207班—212班)篮球联赛的最后一场永远都会铭记!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照射在球场上,形成了美丽的光晕。最终的决赛在我们207班和兄弟班208班之间展开,当时,全校上下认为我们207是个实验班,读书的尖子生比较多,打篮球肯定不行,大家都看好208班。对于207班篮球队来说,那是一场树立形象的比赛,更是一场捍卫荣誉的战斗。兄弟们激情满怀,大家奔跑着,尽情地挥洒着汗水,追逐属于集体的荣光。当我手中的球以无比优美的弧线跃进篮筐的那一刻,全场沸腾了。我们胜利了!在场的每个人都在为我们喝彩,精彩激荡着207班的人心。
那些疯狂
1997年高考前几天,其他年级的学生已经放假,走读生也不再来学校集中学习,校园显得冷清而空荡。是否是这种静寂,刺激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蠢蠢欲动?反正,我们干了几件出格的事。
一天晚自习,我们这些寄宿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看书学习。不知何时,教室里开始了交头接耳,接着是大声喧哗,进而发展到打闹嬉戏,高潮是“蹲屁股”恶作剧——一人被四人抓住四肢,然后举高,迅速让屁股着地。开始,我悠然抱臂旁观,忽然,班上女生刘薇大声疾呼:多年来,还未见到曾伟鹏被“蹲屁股”。导火索点燃了,男生马上摩拳擦掌、眼冒红光向我逼近,我左闪右突,还是被逮个正着。正当我被高高举起时,教室的沸腾声把政教主任宁琰琰老师给引来了,作为受害者的我,也没能逃脱惩罚,我们几个当事人被骂得狗血喷头,并责令面壁思过两小时。
夜已深,腰酸腿疼回到寝室,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大家却怎么也睡不着,意犹未尽!我们几个活跃分子又点上蜡烛,玩起扑克牌来。好像有点预感,玩了一轮后,我就收手了,欧阳一彪同学自告奋勇接任。结果,不到十分钟,宁主任又出现了,他们几个的下场可想而知,而我,躲在被窝里偷偷地笑了!
祝福母校
中学,那个透明的少年时代,渐行渐远,终于一去不返,成为记忆中的个个片段。再次回眸,我有着莫名的情愫,回忆中带着展望未来的豪情。
说起隆回一中,总有说不完的话。是什么始终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呢?是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友情?是运动场上的热烈?是教室里晚归的灯光?都是,似乎又都不是。如果真要深究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一中七十年沉淀下来的严谨、勤奋、创新、团结的治教精神,这里是一代代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总让人无限流连。母校历经七十年风雨,今天的她更加神采奕奕、霸气逼人:教学规模已经从我在校时的20多个班,增加到了现在的80多个班;2004年又成为湖南省首批挂牌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高考升学率节节攀升,常年位居邵阳市第一名,成为省内威震一方的基础教育强校。光荣属于过去,奋斗永无穷期。值此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偏安渤海一隅的我唯有在心中默默祝福:永远年轻、辉煌永续、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