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德育园地> 详细内容

我看我们的教育现状:太功利化了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2-17 17:29:36 浏览次数: 【字体:
    
 
我谈教育与教改(一)
       教育关系人类的心灵,关系民族的未来。而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不仅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更无以培养与激发每一个人独特的创造力。亦使教育作为一种功利的手段,人也成为时代功利性目的的产品。
         1、功利的情商: 16岁的博士,智商高、情商低
     【例】北大16岁博士张炘炀逼父母到北京全款买房。在房子面前,16岁的神童也得啃老!是什么让神童穷得只剩下才?
         网友:传统美德在这代人中已经流失不少
         
     2、功利的博士:清华的“论文博士”
       【例】山东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等一些党政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课也不上,稀里糊涂就混到了文凭,这很不公平。就是“向官员送文凭”。
         网友:现在的官场中,何只徐景颜一人,这种腐败太多了。
        
      3、功利的世态:、湖大跳桥、淅大跳楼的海归
       【例】2009年10月20日凌晨,湖南大学海归博士南方圆从橘子洲大桥跳江自尽。南方圆是湖北浠水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学习工作,并在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南方圆自2008年被湖南大学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才1年,
         2010年9月17日浙江大学一位自美国留学的海归从宿舍楼跳楼自杀!他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年龄大约30,家有妻儿,本是优秀人才。但浙江大学对教师压榨得太厉害了,此海归吃不消了,又想不通,才酿成悲剧。这是对现行高校体制的控诉。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每月除去房租只剩下2000元、超高的房价……等等,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
       
       4、功利的高考:
         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式取代,但也有不小弊病,需要改革。
         高考正在成为一种“游戏”,或者说“智力游戏”或者“猜题游戏”,似乎完全可以猜题押题,“名校”、“名师”、“专家”都在努力摸索应试的规律,出经验、出成果、出书报、出高考模拟“真题”!
         高考状元专业户应运而生
         【例】新疆安治帮曾于1999年应届考入大连医科大学,上到大三时自动退学复读,于2002年考入北大计算机系。学习一年半,因为沉迷网络被学校退学。又复读,于2004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上学两年半,再次因为迷恋上网被学校退学。又回家补习参加了今年第四次参加高考考出了613分,加上少数民族50分的加分又获县状元。真可谓“考神”了。首先是他父亲高兴不起来,如此折腾下来,何时到头。如此高分低德,何以成才!
         华中科技大学2006级新生周剑:五年四次考入名校却三次退学;
         四川考生张非,4年时间,一次清华,一次北大,先后退学或开除。前不久,又再次考上清华,也创造了一个“传奇”。
     这些“高考状元”退学后往往都是各复读学校重金(十万)争抢的“宝贝”
         高考专业户甚至状元专业户,这个称号听来,更多意味着苦涩。
     一是青春经不起几回折腾,
     二是应试教育面临的尴尬,
     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出来人当真符合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么?考生的智商和情商似乎两码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分数第一,一俊遮百丑,至于非智力因素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的孩子即使考进了名牌大学,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么?
         高考状元只是应试能力强的单一表现,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代表全面素质,历届状元就没有出现后来的领军人物。
         统计证明,后来有突出成就的大多是原来成绩中上的学生。这些人综合素质高。
       
       5、功利的奥赛:疯狂的奥数热
         1986年我国培养的首批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高中学生被清华、北大等校免试录取。一些中学见到培养奥数获奖学生能提高升学率,便开始办奥数班。随之奥数成绩也成为大学优先录取学生的条件之一。接着一些商家从中发现商机。于是,奥数班从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泛滥于全国。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北京奥数市场规模1年 20个亿。经济利益的驱动进一步加剧了功利奥数,“不读奥数,就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这个怪圈也左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尽管孩子痛苦家长烦恼,但是大家还是一窝蜂地学奥数。
         奥赛班理科实验班是金牌光环掩盖下牺牲学生全面、扎实的知识结构而成为学校争名夺利的机器。人为制造优质生严重的知识缺陷。形成对优质生源智力的残酷掠夺。
        
      6、功利的大学、大学生:
         大学功利性扩招后,为数不少一学期很少教室的大学生频现。一些通过高考的学生,一进大学,自我感觉功成名就,尽情释放高中时期学习紧张的压力,男的玩电游,女的看韩剧,再大一点交朋友佃房子……只是苦了乡下含辛茹苦的父母亲。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所谓绝对,是指一已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
         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 
     【例】《一份对高校扩招具有颠覆性打击的企业文件》
         企业提出,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后,很多毕业生,尤其是一批基本没有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沦丧、好逸恶劳、基础文书能力都不具备的、而仅有一张文凭的学生,严重干扰了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评价的准确性 为了保护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杜绝高校扩招后的劣等毕业生来公司后对老职工造成的无理伤害,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因此规定: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的高才生相当于学术类专科毕业二本院校的本科学历则只相当于初中毕业,而其他高校毕业的学生在企业内部只能以初中毕业高中毕业自称,否则将可能受到解聘的惩罚。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晓鸣表示,“这家企业敏锐地发现了自己最重大的社会责任。它通过这份文件提醒,大学生、各院系、高校都要反观自己,不能再自我感觉良好。”这“并不包含歧视。它捅破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它要大学生‘认识你自己’。”
我看 我们 教育现状 功利化 我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