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德育园地> 详细内容

对比我国与美国中小学教育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2-17 17:33:35 浏览次数: 【字体:
    

 

 2007年,我在美国的三个月,亲眼目睹美国中、小学生与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我国的情况正好与美国的相反。
   
     我国现在的中小生学习特别紧张,无论是小学或初中,尤其到高中,书山题海,死记呆背,频繁考试,学生为应试紧张度达到了极限。而一旦考入大学,不少学生的学习一下子完全松弛了。校外租房、上学逃课、考试舞弊等现象层出不穷,加上不少高校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扩招,设备、师资、管理跟不上,教学质量、学风校风越来越糟。而美国中小学比较“:放任”学生,中小学生学习特别宽松,你不爱学,随你,基本过得去就行,绝不会有人逼着你向前走。如果你愿意上进,也“随你”,只要有潜能,无论你想要多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教师一定给你提供最大的支持。使你能尽情地追求卓越,自由地纵横驰骋。美国中小学生没有中国特色的书山题海、死记呆背、频繁考试。星期六、星期天大多结伴在郊外活动,或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博物馆、海洋馆参观。而大学生则学习比较紧张,图书馆、实验室是他们双休日里出入最为频繁的去处。
   
     我国目前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且目光短浅。学校争升学率,学生争分数,教师常人为地按照分数与名次把学生标签为优生和差生,对优生重点培养,对差生打击排斥。在美国,教育从学生长远的终身发展看,认定任何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潜能与特质,扬长避短,教师鼓励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热爱或擅长的某些方面追求卓越。
   
     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少读科普读物,课桌上堆集如山的全是“同步练习”、“四星题典”、“模拟试卷”。美国的中小学生课外学习丰富多彩,对于孩子以科普读物最为抢手。
   
      我国现在不少的中小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课后还要参加“奥数班”、“作文班”、“特长班”或多种“补课班”,其实不少学生内在动机较小,对学习的热爱并未唤醒,但一切都得从提高应试能力、加重升学筹码出发,为分数疲于奔命。而美国教育则强调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自主性和长处,并因材施教地给予支持与滋养。一些小学、初中的孩子常自发组织有“自然协会”、“生物俱乐部”,自己当“老板”,自己搞策划,自己主持活动,一切从提高自主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出发。而高中学生(美国高中是从9年级到12年级),据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任长松先生介绍,他们在学习高中课程之余,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是否申请选修某一门或几门AP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先修课程”,现有生物、化学、历史、英语、汉语、德语、艺术、经济学、统计学、微积分、环境科学、人文地理、政府与政治等35个科目,通过全美统一命题考试并考核合格,则可在进入大学之前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美国高中有60%已开设AP课程,2005年5月,全球有122万高中生参加510万次AP课程考试),到各种新的挑战中一试身手,以保持其智力的活力。因此,许多看似表现平平的美国学生都会在至少一两个方面甚至几个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如某个学科领域的AP课程得了5分(3—5分为为合格),或是个杰出的棒球手,或拥有某项艺术特长。
   
     我国现在太强调中学生“奥赛”了,以损坏学生全面的基础知识结构为代价,单科独进,重点中学设奥赛班,省市层层选拔,国家搞集训队,夺得金牌后大吹大擂,高考又加分,又保送,当成升重点大学的敲门砖。而美国对奥赛看得很淡,不设班、不培训,谁愿报名谁参加。他们重视各科基础要“过得去”(否则不能如期毕业),重视各项素质的提升(特别是自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重视AP课程尽量多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迎接挑战)。总之,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难怪,我国因获中学生奥赛的金牌多而沾沾自喜,美国为获诺贝尔奖的多而无比自豪。
   
     我国大学录取目前仍是一考定终身,单一地考察学生的应试能力。而美国大学录取是全面考察学生素质,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潜能。即不仅要考察学生参加全美统一的AP课程考试成绩与SAT或ACT考试成绩、还要综合考察高中各科总成绩、学生提交给大学录取委员会的论文或写作样本、咨询辅导员推荐信、教师推荐信、面试表现、工作经验与课外活动表现等。
   
     美国教育特别强调并致力于教育民主化。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各类学生平等地享有。如哪些学生有权选修AP课程,享有特别待遇,在美国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决定,而在我国,哪些学生能参加“奥赛培训”、进“尖子班”、享受“开小灶”的特别关注,完全由教师说了算。甚至在一些学校,怕影响升学率,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参加升学考试,或强行编入“美术班”,都是老师说了算。
   
     经典的美国信条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总统”,难怪我见到的美国学生总是充满自信而洋溢快乐。
 
对比 我国 国中 小学教育 2007年
分享到:
【打印正文】